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欢迎您!
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全国“四好”商会
AAAAA级社会组织
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自2014年9月起实施,实施后对于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前经三次延续将实施至2023年底。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振信心,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2023年6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1.前期免征购置税政策行之有效
我国自2014年9月起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该政策实施后同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形成合力,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有效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先发优势。
从实施流程来看,免征购置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设定技术要求,并实施目录管理,满足技术要求的车型经企业申请、主管部门审查进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后即可直接免税,实施流程简单。
从实施环节来看,免征购置税政策直接面向消费者,在购置环节即时有效,消费者感知度高,促消费效果明显。
从政策覆盖范围来看,免征购置税政策定位于普惠政策,政策设定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政策实施以来,进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市场占有率总体较高。根据中汽政研测算,2022年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市场占比超过99%,政策受惠面非常广泛。
从财政投入来看,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数据,2022年全年,享受免征购置税政策的新能源汽车总计约568.1万辆,免税总额合计879亿元,与当年车辆购置税税收收入比值接近1:3;根据中汽政研测算,预计2023年免税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
2.产业发展仍面临风险,税收政策未到退出之时
针对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实施及关键问题,受相关部门委托,中汽政研组织开展了相关行业专家和企业调研,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三大挑战”,需要政策继续发挥引导作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市场发展面临着行业盈利承压的挑战。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处于普遍亏损状态。据中汽政研对企业调研发现,传统车企单车亏损额在1—3万元,新势力企业约为4—12万元。而且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尚未形成成本竞争和替代优势。据中汽政研统计分析,2022年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成本仍较同级别燃油车高约20-30%,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仍略高于燃油车,消费者综合成本可能持平。
二是产业发展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整体市场渗透率超过25%,但仍存在细分市场、区域市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部分场景、地区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条件。2022年,我国乘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7.8%,而货车领域不足10%;华东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销量的41%,而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不足5%。
三是产业政策面临着国外政策实施或加码的挑战。美、日加码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支持政策。如美国于2023年至2032年(至少)继续实施最高7500美元的新能源汽车个税抵免,计划取消单个车企20万辆上限要求;日本将汽车和微型车税对电动汽车的优惠政策(减税75%)延长至2026年4月,将汽车重量税电动车免税政策延续至2026年4月。德国、荷兰明确了税收优惠政策退坡时间,均在2025年以后。如德国纯电动车辆免征十年机动车税优惠于2030年到期,荷兰电动汽车减免道路税于2025年底到期。
3.政策延续将力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总体来看,本次公布的延续方案既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目标,也能有效满足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进一步巩固先发优势。
一是明确政策走向,稳定企业信心。新能源汽车研发周期较长,本次会议明确后续政策总体方向,有利于汽车企业及时调整战略布局和产品规划,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业务投入。
二是有利于企业尽快提升竞争力。当前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正通过加快布局产业链关键环节、积极研发应用新技术、加快产品投放和营销渠道建设等多种手段,从采购、技术、营销等方面降本增效,预计2023-2025年左右可实现盈利。延续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有利于更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尽早实现盈利、提升竞争优势。
三是财政投入高,明确国家政策导向。中汽政研预测,如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每年财政投入或将超过千亿元,体现国家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后续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税政策的延续期限、支持力度、技术要求调整方案、是否增加限制条件等细节问题暂未明确,建议尽快发布实施细则,确保2023年后政策顺利实施。
站在新起点
跑出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中国式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居民消费和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已取得了先发优势。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多措并举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新一轮汽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夯实产业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6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1.会议要求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国内国际资源开发利用,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部分核心技术、关键矿产资源、电池回收利用、车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问题,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级提升。此次会议针对产业面临问题,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我国产业竞争优势。
2.相关建议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巩固和扩大产业竞争优势,建议以全局高度系统谋划,统筹布局推动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建立更高层级新能源汽车发展协调机制,形成中央、地方、行业机构高效协同联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推动汽车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高效落实,完善生产准入管理制度,推进汽车生产领域“放管服”改革,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管理制度。
三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围绕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技术方向开展研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四是有效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鼓励头部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
五是加大车辆推广应用支持力度,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鼓励换电、燃料电池等示范应用,加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高质量增长。
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促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充电基础设施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道路交通低碳化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十三五”以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充电网络体系。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全国充电设施规模达到609.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202.5万台,私人专用充电桩406.7万台),换电站2102座,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新增259.3万台,同比增长176.9%,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设施仍面临许多突出问题。一是公共充电设施发展不均衡。我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以一线城市中心区域为主,二三线城市、县乡区域以及城市外围区域、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等区域布局不足。二是充电设施盈利难。充电设施属于“新基建”范畴,具有投资运营成本高、盈利能力弱、资本回收周期长等特点,我国绝大部分充电设施运营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仅在部分车流量较高的大型城市商业区、交通枢纽和部分社会停车场等特定场所可以实现盈利。三是充电设施运营维护能力不足。充电设施长期存在“重建设、轻运营”问题,部分充电设施由于缺乏必要的运营维护而成为“僵尸桩”,占用大量社会资源,影响了用户的充电体验。随着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的持续增加和应用场景不断扩展,运营企业缺乏有效服务保障能力和创新服务模式,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拥堵”问题愈发严重,严重影响充电体验。四是私人充电设施建设难。部分老旧小区电力改造成本高、协调难度大,物业等相关管理单位配合度低,导致私人桩建设难、建桩成本高。社区“统建统营”服务模式不够成熟,缺乏协调推进、运营维护以及安全监管机制,社区内充电设施建设进度缓慢。五是相关监管体系不完善。我国在充电设施质量检验与认证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操作方法,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等阶段,没有明确相关监管制度和责任部门,市场上充电设施质量良莠不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023年6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预计下一步将推动有关部门加强协同配合,继续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完善政策环境和有关监管制度,解决制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问题,推动形成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保障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完善充电设施政策制度,推动解决制约充电市场发展的痛点堵点问题,并出台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经营压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形成更加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网络。
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自2014年9月起实施,实施后对于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前经三次延续将实施至2023年底。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振信心,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2023年6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1.前期免征购置税政策行之有效
我国自2014年9月起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该政策实施后同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形成合力,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有效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先发优势。
从实施流程来看,免征购置税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设定技术要求,并实施目录管理,满足技术要求的车型经企业申请、主管部门审查进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后即可直接免税,实施流程简单。
从实施环节来看,免征购置税政策直接面向消费者,在购置环节即时有效,消费者感知度高,促消费效果明显。
从政策覆盖范围来看,免征购置税政策定位于普惠政策,政策设定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政策实施以来,进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目录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市场占有率总体较高。根据中汽政研测算,2022年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市场占比超过99%,政策受惠面非常广泛。
从财政投入来看,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数据,2022年全年,享受免征购置税政策的新能源汽车总计约568.1万辆,免税总额合计879亿元,与当年车辆购置税税收收入比值接近1:3;根据中汽政研测算,预计2023年免税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
2.产业发展仍面临风险,税收政策未到退出之时
针对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政策实施及关键问题,受相关部门委托,中汽政研组织开展了相关行业专家和企业调研,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三大挑战”,需要政策继续发挥引导作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市场发展面临着行业盈利承压的挑战。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处于普遍亏损状态。据中汽政研对企业调研发现,传统车企单车亏损额在1—3万元,新势力企业约为4—12万元。而且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尚未形成成本竞争和替代优势。据中汽政研统计分析,2022年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成本仍较同级别燃油车高约20-30%,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仍略高于燃油车,消费者综合成本可能持平。
二是产业发展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整体市场渗透率超过25%,但仍存在细分市场、区域市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部分场景、地区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条件。2022年,我国乘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7.8%,而货车领域不足10%;华东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销量的41%,而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不足5%。
三是产业政策面临着国外政策实施或加码的挑战。美、日加码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支持政策。如美国于2023年至2032年(至少)继续实施最高7500美元的新能源汽车个税抵免,计划取消单个车企20万辆上限要求;日本将汽车和微型车税对电动汽车的优惠政策(减税75%)延长至2026年4月,将汽车重量税电动车免税政策延续至2026年4月。德国、荷兰明确了税收优惠政策退坡时间,均在2025年以后。如德国纯电动车辆免征十年机动车税优惠于2030年到期,荷兰电动汽车减免道路税于2025年底到期。
3.政策延续将力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总体来看,本次公布的延续方案既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目标,也能有效满足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进一步巩固先发优势。
一是明确政策走向,稳定企业信心。新能源汽车研发周期较长,本次会议明确后续政策总体方向,有利于汽车企业及时调整战略布局和产品规划,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业务投入。
二是有利于企业尽快提升竞争力。当前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正通过加快布局产业链关键环节、积极研发应用新技术、加快产品投放和营销渠道建设等多种手段,从采购、技术、营销等方面降本增效,预计2023-2025年左右可实现盈利。延续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有利于更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尽早实现盈利、提升竞争优势。
三是财政投入高,明确国家政策导向。中汽政研预测,如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每年财政投入或将超过千亿元,体现国家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后续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税政策的延续期限、支持力度、技术要求调整方案、是否增加限制条件等细节问题暂未明确,建议尽快发布实施细则,确保2023年后政策顺利实施。
站在新起点
跑出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中国式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居民消费和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已取得了先发优势。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和新机遇,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多措并举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新一轮汽车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夯实产业核心竞争力,巩固和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6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1.会议要求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国内国际资源开发利用,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部分核心技术、关键矿产资源、电池回收利用、车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问题,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级提升。此次会议针对产业面临问题,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我国产业竞争优势。
2.相关建议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巩固和扩大产业竞争优势,建议以全局高度系统谋划,统筹布局推动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建立更高层级新能源汽车发展协调机制,形成中央、地方、行业机构高效协同联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推动汽车企业安全管理制度高效落实,完善生产准入管理制度,推进汽车生产领域“放管服”改革,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管理制度。
三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围绕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技术方向开展研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
四是有效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鼓励头部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
五是加大车辆推广应用支持力度,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鼓励换电、燃料电池等示范应用,加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高质量增长。
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促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充电基础设施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道路交通低碳化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十三五”以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充电网络体系。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全国充电设施规模达到609.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202.5万台,私人专用充电桩406.7万台),换电站2102座,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新增259.3万台,同比增长176.9%,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设施仍面临许多突出问题。一是公共充电设施发展不均衡。我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以一线城市中心区域为主,二三线城市、县乡区域以及城市外围区域、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等区域布局不足。二是充电设施盈利难。充电设施属于“新基建”范畴,具有投资运营成本高、盈利能力弱、资本回收周期长等特点,我国绝大部分充电设施运营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仅在部分车流量较高的大型城市商业区、交通枢纽和部分社会停车场等特定场所可以实现盈利。三是充电设施运营维护能力不足。充电设施长期存在“重建设、轻运营”问题,部分充电设施由于缺乏必要的运营维护而成为“僵尸桩”,占用大量社会资源,影响了用户的充电体验。随着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的持续增加和应用场景不断扩展,运营企业缺乏有效服务保障能力和创新服务模式,节假日期间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拥堵”问题愈发严重,严重影响充电体验。四是私人充电设施建设难。部分老旧小区电力改造成本高、协调难度大,物业等相关管理单位配合度低,导致私人桩建设难、建桩成本高。社区“统建统营”服务模式不够成熟,缺乏协调推进、运营维护以及安全监管机制,社区内充电设施建设进度缓慢。五是相关监管体系不完善。我国在充电设施质量检验与认证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操作方法,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等阶段,没有明确相关监管制度和责任部门,市场上充电设施质量良莠不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023年6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预计下一步将推动有关部门加强协同配合,继续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完善政策环境和有关监管制度,解决制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问题,推动形成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保障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完善充电设施政策制度,推动解决制约充电市场发展的痛点堵点问题,并出台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经营压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形成更加完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网络。